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详情:专业聚焦,同频共振---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报名中
民政部数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而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比重很大,未来农村人口如何养老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近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11月16日-17日召开的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深度回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刻聚焦农村养老服务新形势新任务,吹响了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冲锋号。
农村养老问题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加强与稳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此次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精神需要从哪些方向着力?日前,本中国社会报记者约请、采访了数位专家学者、参会代表,其中有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以期共同把脉、支招中国农村养老事业的改革发展。
记者: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率达到22.3%,高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率;农村养老服务存在先天不足,成为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短板,请您谈谈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吴玉韶: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存在很多难点,主要体现在经济保障难、健康护理难、精神关爱难等三个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家庭结构小型化、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出、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等现实困难,导致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进程难度大,城市养老服务经验很难移植到农村,各地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破解农村养老问题。乔晓春: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农村养老一直遵循的“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原则发生巨大改变,年轻人进城务工,一些农村基本成为“老人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基本解体,集体供养难以实现。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大,而农村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员短缺,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缺失,导致农村老年人很难从社会上获得服务支持。贺雪峰:一方面,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原因有三方面:农村老年人多,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农民普遍存在家庭分离,年轻子女进城务工,年老父母留守务农;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后,医疗和养老设施更是远不如城市。另一方面,农村有应对老龄化的显著优势:首先,农村亲近自然,四季分明、环境恬然、生活节奏平缓,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其次,农民都有自己住房,可以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收入,还让晚年生活丰富且有意义;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农村是熟人社会,社会信息相对透明,更容易互助互惠;最后,村庄也是落叶归根的情感寄托,村庄是乡愁和归宿。记者:当前,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置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吴玉韶: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有难点,也有机遇和希望。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逐渐提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利条件逐渐增多。同时,弘扬我国传统孝亲敬老文化、邻里守望相助精神和培育壮大农村老年社会组织,都有助于从不同角度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乔晓春:在农村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结合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2017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给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一系列要求和目标。农村老年人是两个国家战略的重点关注人群和扶助对象,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战略机遇。
记者: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角度来看,请您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支支招。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追求一个模式解决问题,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要追求“高大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要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突出重点,政策要由“漫灌”变为“滴灌”,重点要解决好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三要坚持资源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个人要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要坚持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划清责任边界,避免大包大揽,为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四要坚持理念引领,要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新理念为引领,发挥老年人自身主观能动性,农村养老有自身的规律,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要尊重农村的风俗习惯,使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乔晓春:从国家层面来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尤为紧迫。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国家、乡村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国家应该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政策、制度、设施、人员等内容的设计和构建;二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构建政府兜底的农村老年人特殊救助制度;乡村应承担组织和落实任务:包括落实基础养老设施建设和人员安排,通过修改村规民约形成基层的尊老、敬老和养老规范,连接需求和供给两端,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安排,同时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强化家庭的主体责任,考虑将子女对父母的支持与某类福利制度结合或配套,让子女对老年父母的支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贺雪峰:“十四五”规划《建议》第四十七条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农村,只要身体健康,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农村留守老年人中真正面临困难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农村有大量低龄健康老年人,他们有参加互助养老的意愿,若提供部分公益岗,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养老可以大部分解决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基本照料问题。当地政府可以在村庄建设小规模互助养老中心,成立老年人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国家支持通过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包括日间照料、送餐等服务。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建失能老年人照料中心,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动员村庄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并通过制度和资金投入来支持农村互助养老。
互助性养老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网友“云帆”所提的“互助性养老”建议最终被写入全会文件。什么是互助性养老?为什么农村适合互助性养老?农村养老服务还有哪些痛点和难点?“互助性养老的基本理念,就是由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由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照顾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说。当前,我国有一亿多农村老年人,其中特困老年人约有367万,占城乡特困老年人总数的95%。“每天我都过来跟大家聚聚、说说话,心情都变好了。”在江西省幽兰镇桃岭村红溪章家颐养之家,89岁的老人余金仙说。据了解,桃岭村积极引导村里的乡贤、群众和低龄老年人积极开展为老服务,为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送医和探视巡访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15名老年人“入家”。“互助性养老在农村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农村具有建立在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上的邻里守望传统。”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负责人刘妮娜说。在一些农村地区,互助性养老在因地制宜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北京市密云区山区面积大,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养老服务很难实现全覆盖。密云区统筹各镇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组建本镇邻里互助机构,在本地招募邻里互助员,组建若干邻里互助队,有效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山区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照料难题。“对于不少农村独居、留守老年人来说,精神层面的需求往往大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贺雪峰说,互助性养老可以让老年人聚集起来,进行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也是其突出优势之一。“失能老年人是农村老年人中亟须帮助的一个群体。”贺雪峰认为,政府应加强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无偿或者低偿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必要时可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少不了资金和制度的支持。刘妮娜建议,一方面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募捐、村集体投入、老年人自付等多渠道筹资,另一方面应促进农村老年人参与自助互助。相对于城市,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安全隐患更加突出。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将进行一次大盘点,把问题隐患全部整改到位。此前召开的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传出消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养老床位194万多张,全国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基本方式,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服务保障重点,以互助养老服务为创新方向,面向全体农村老年人不断拓展服务的发展格局。
本文整理自中国社会报《农村养老难在哪里路在何方——专家学者把脉中国农村养老服务问题》、中国养老网《农村养老,怎样扶一把》
来源:养老研究院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佛教安养院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
| |